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旅游景点 > 周至楼观台

周至楼观台

关键词:楼观台,周至财神庙,周至在线,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
       

楼观台,中国道教最早的重要圣地,道教楼观的发源地,因其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,常称楼观台。位于秦岭北麓中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,东距西安70公里,西距周至县城15公里,是著名的圣迹游览地,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

楼观台创始于西周,鼎盛于唐,衰落于宋金,毁于宋末,振兴于今。传春秋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,以观天象,因名草楼观。老子在此著《道德经》五千言,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,又名说经台。晋惠帝曾广植林木,并迁民三百余户来此守护。唐朝臻盛,武德七年(624),唐太祖改楼观台为宗圣宫,大加营造,唐玄宗时再次扩建,使其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皇家道观和道教圣地。宋朝以后屡次重修。清末时,宗圣宫已废毁,唯说经台(老子祠)保存完整,系明、清、近代所建,占地9000多平方米。

楼观台名胜风景规划区323平万公里,有楼观景区、金牛坪景区、木子坪景区和就峪景区。楼观为核心景区,主体景观说经台,传说老子在此讲授过道德五千言。有宫观30余座,其中中国书法名碑1通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,省级古树7种20余株,翠竹环拥,林木葱郁。

1978年以来,楼观台开展旅游事务接待,年均国内外游客50余万人次,共接待外国游客2万人次。成为西安的旅游热点之一。


基本信息

  • 中文名称

    楼观台

  • 外文名称

    Louguan Tai,Lou-kuan Tai

  • 别名

    楼观

  • 行政区类别

    西安市周至县

  • 所属地区

    西安周至

  • 电话区号

    029

 
  • 地理位置

    终南山北麓

  • 方言

    关中方言

  • 气候条件

    温带季风气候

  • 著名景点

    老子说经台、尹喜观星楼、秦始皇清庙、汉武帝望仙宫等

  • 机场

  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

  • 车牌代码

    陕A

折叠编辑本段基本概述

楼观台号称"天下第一福地",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迹,位于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,风景幽美,依山带水,茂林修竹,绿荫蔽天,古籍赞美它:"关中河山百二,以终南为最胜;终南千峰耸翠,以楼观为最名。" 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、汉唐古迹,又有山青水绿的自然风光:古迹主要有老子说经台、尹喜观星楼、秦始皇清庙、汉武帝望仙宫、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、吕祖洞、上善池等60余处;自然风光以森林见长,这里山岭倚山背水,茂林修竹,融自然人文于一体,是人们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。其中老子墓、大秦寺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[1]

楼观台得名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王朝。相传西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,夜观天象,称故宅为草楼观。一日见紫气东来,预感将有真人从此经过。尹喜便守侯函谷关。后来果然老子西游入秦,尹喜便迎请老子于草楼观,老子在楼观著《道德经》五千言,并在草楼观楼南高岗筑台授经,故又称说经台。这便留下了楼观台这一名称。 楼观台的名胜古迹,现存上善池、百竹林、说经台、炼丹炉、吕祖洞、仰天池、栖真亭、化女泉、古塔、老子墓及宗圣宫、会灵观、玉真观、玉华观等遗址。

古人云:“关中河山百二,以终南为最胜;终南千峰耸翠,以楼观为最佳”,真实地反映了楼观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价值。素有“ 天下第一福地”“洞天之冠”“道源仙都”的美誉。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,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。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,与陇海铁路、西宝高速公路、108国道相接。森林繁茂,山清水秀,环境优美,文物古迹众多,生物资源丰富,地热温泉富集,民俗风情浓郁,构成了闻名遐迩“古、秀、幽、奇 ”的风景特色。

折叠编辑本段森林公园

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始建于1982年,是林业部最早批建的全国十二个森林公园之一,也是西北地区首家森林公园。楼观台老子像1992年被林业部定为国家级,1997年被评为“西安市十大景观之一”。公园总面积2.75万公顷。规划为东楼观、西楼观、田峪观、首阳山四个游园,12个景区,200 余处景点,是人文、自然、森林景观融合俱佳的旅游胜地。有40里峡一线天、野牛河高山瀑布、旺子沟古溶洞、首阳山五彩壁石及仰天池、洞宾泉、龙王潭等自然景观;有光头山草甸、高山云冷杉、杜鹃天然林, 数千亩人工竹林等森林景观;垂直带谱明显,季相变化万千;有说经台、炼丹峰、大陵山、吾老洞、红孩洞、龙王庙、铁庙等诸多人文景点。

公园目前开放的东楼观游园有景点50余处:主要有世界高纬度、我国北方规模最大、品种最多的竹类品种园;有繁育号称国宝的大熊猫、金丝猴、金毛扭角羚等珍稀野生动物的珍兽馆;有我国最古老的道教祖庭——老子说经台,距今3000余年,为道教发祥地,史称“仙都”。

森林公园有木本、草本植物千余种(78科197属),其中竹类128种。千年古树,名木花卉,蔚为壮观。

森林公园风光绚丽,青峰碧水,深藏灵秀。春天:层山绿秀,嫩柳含烟,百花争艳;炎夏:群山凝翠,苍山秀水 ,清爽宜人;金秋;层林尽染,满山红遍,美不胜收;隆楼观台冬:“三友”斗雪,娇娆迷人,涉趣无尽。

森林公园经过十多年建设,已形成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六大要素基本配套的一条龙服务体系。不失为游览观光、休闲度假、疗养避暑、探险考察、教学科研、议事开会的好地方。

折叠终南山

楼观台因老子在此著《道德经》五千言,死后葬于此而备受历代统治者重视

老子当年讲经的地方在楼观台,楼观台里有一个现在叫说经台的地方,就是老子当年讲经的地方,说起说经台,这里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,因为这里是老子为尹喜讲授《道德经》的地方,老子在这里讲经可以说是一种缘分,也是一种归宿,说是缘分是因为老子的《道德经》成就了楼观台,使楼观台成为了道教圣地,说是归宿,是因为楼观台使老子的的《道德经》名扬天下,流传后世。传说早在周康王时,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,他在终南山中结草为楼,以观星相,一日忽见紫气东来,吉星西行,他预感必有圣人经过此关,于是守候关中。不久,老子在战乱中失去官职之后,身披五彩云衣,骑着青牛从古函谷关入秦,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台请其讲经著书。正是这南依秦岭,北瞰渭水的风水宝地,最终让老子选择了这里,想必是这里的山山水水让老子的心灵找到了栖依,于是,就诞生了警世箴言《道德经》。

这里,先须将《史记》中记载的老子与尹喜间的瓜葛理清。该类史实,在有关工具书及陕西历代有关志书、碑石中记载颇多。

诸如《辞海》,“关尹:相传春秋末道家,曾为函谷关尹。一说姓尹名喜……《庄子·天下》把他和老聃并列,赞叹他们是‘古之博大真人’……在基本思想上和老聃一致。”

又如《辞海》“紫气东来:传说老子出函谷关,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,知道将有圣人过关。果然老子骑青牛前来,喜便请他写下了《道德经》。”

仍如《辞海》注释,“楼观台,道教观名。在陕西周至。传说周尹喜(即关尹)在此结草楼而居……为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。”再如2002年6月第1版第六卷《西安市志·科教文卫》载:“老子受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之请,在楼观台讲经论道,并著哲学巨著《道德经》,死后葬此。”

据明清《周至县志》载:“春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(甘肃天水人)”“涉览山水,于雍州终南山周至县神就乡闻仙里中,结草为楼,观星望气”,“以观天象”,“精思志道,不求闻达,周朝廷闻之拜为大夫”(其“楼观”地名,即源于此)。“尹喜调任函谷关(今河南灵宝东北)令后,”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,”“果然老子(及弟子徐甲)退隐入秦,”“驾青牛薄板车到关,尹喜迎入官舍,北面而师事之,”“尹喜遂请入故居楼观,”“老子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”“著《道德经》五千言”“传于尹喜,”且“传道授法,尹喜行其旨。”山不惟高,有“仙”则名。自此,名不见经传,海拔仅580米,老子筑台说经的楼观小山台不平凡了,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个精密玄奥的哲学学术体系道德经,成名了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。

明清《周至县志》载:(以下引文未注释皆引自《周至县志》)“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年),今周至属内史,”时秦王朝建都咸阳,千百人簇拥?#65308;?”始皇帝嬴政建陵庙于尹喜结楼地之南,并躬行祭祀。”秦灭后,西汉、东汉、新莽、西晋(愍帝)、前赵、前秦、后秦、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唐王朝皆建都西安,时周至为京畿。西汉时,“汉武帝刘彻至楼观谒祀老子,建望仙宫于楼观台观北,并增置道员。敕令扩修庙宇,修筑殿坛。”“战国秦汉间楼观多住隐士和方士,西汉后楼观规模逐渐形成,道士日众,庙户不绝,故史称楼观为中国道教最早的宫观。”“楼观老子讲学之地,被尊称为道教祖庭和发祥地。”

明清《西安市志》载:“老子逝葬楼观后,楼观声名大振,四方之士先后来此探求玄机。史有周皇帝(按,此误,周朝无“皇帝”称谓)西巡和秦文公东猎于此的传说。”为纪念老子这位在历史上有重要建树及当地颇具重大影响的伟人,官方及民间自发于楼观台修庙筑殿,百年不息,时序更迭,多有规模,且屡有修葺。远近道士学者、黎庶百姓、文人骚客、达官贵胄入登楼观台拜谒老子。其庙台内外,香火鼎盛,烟雾缭绕,终年不绝。

“西晋元康二年(292),惠帝司马衷至楼观拜谒老子,下诏修葺楼观庙宇”。“晋惠帝元康楼观台楼观台五年(295)复修,莳木十万余株,连亘七里,迁民三百余户于楼观。”

“南北朝时,魏道武帝致香烛于楼观道士尹通,供其建斋行道,自此四方请谒者不绝。孝文帝太和中,道士王道义自姑射山携弟子六七人来楼观,兴修庙宇。”

“北周武帝问道于严达法师,顿悟,在楼观田谷建通道观,”北周武帝又举荐严达诸10人居观讲道。隋开皇年初,文帝杨坚至楼观祭祀老子。“开皇年间(581~600),又大肆修葺……”“复修楼观,”“刻真草隶篆《道德经》碑置诸庙中。”“文帝杨坚,还以《道德经》为范本,为臣讲经。”“晋魏周隋以来,诸帝或銮舆躬谒,或诏敕缮修,给户洒扫,赐田养道……”

“唐初,唐高祖李渊为……提高李氏皇族地位,追封李耳(老子)为远祖,修葺楼观,赐地十余顷,武德三年(620),高祖李渊至楼观礼谒老子,诏建宗圣观,并改‘楼观’为‘宗圣观’。赐白米2000石,帛1000匹以供修补扩建之用;七年(624),宗圣观建成,高祖2次至楼观,有赏赐”;“次年奉道教为国教”,“尊老子为教祖”,亦使“道教成为中国惟一自创的宗教。”“九年二月,扩建楼观,高祖李渊3次至楼观,诏立《大唐宗圣观记》碑。”并大加营建,“扩建历时7载,楼观规模空前宏大。宗圣观建筑群,相当于今老子说经台等10余倍。自此道教活动中心,从说经台移至宗圣观。”元改宗圣观为宗圣宫沿用至今。明清以后,宗圣宫受地震、山洪暴发、战争影响,逐渐萧条楼观台道教活动中心转移至说经台。


折叠编辑本段道教圣地

森林公园内的楼观台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李耳著书立说、传道讲经之道教发祥地,已有三千余年历史,素有“天下第一福地”、洞天之冠的美誉”,道教史称“仙都”;大秦寺是基督 教传入中国的发祥地,现有大秦寺塔等古迹;西楼观大陵山是老子修真、羽化之地,有吾老洞、老子墓等古迹;宗圣宫建于唐初,是李唐王朝奉老子为远祖,礼祭老子的宗祠。公园内计存文物古迹50余处,碑石170余通,名人诗词佳作150余篇,还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传说。

折叠编辑本段洞天之冠

秀:森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,高山上有原始林分布。森林覆盖率81.3%,风景林面积18652公顷,生长繁茂,为整个公园涂绘了绿色基调,有山皆青,有水皆碧。据调查,常见木本植物78科97属480种,草本植物62科304属564种,以及苔藓、蕨类等 共计1400余种,有“天然植物园”之称。其中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太白红衫、银杏、山白树、青檀、领春木、香果树、金钱槭、杜仲、水曲柳、野大豆、天麻等31种,占陕西省保护植物的47%。另外人工培育花卉苗木300种,引种竹子135种,栽植竹6000余亩。森林植物垂直带谱明显,季相变化丰富,四季景色各异。气象景观丰富多彩,一天里,一园有四季,十里不同天。随着四季交替和阴晴雨雾,景观变化万千,给旅人以秀美的享受。

幽:森林公园海拔507-2997米,地形地貌复杂,游览空间多变。青峰碧水、幽谷含秀,重峰叠峦,气势巍峨,悬崖峭壁,怪石嶙峋、石峡深邃、飞瀑深潭,令人神往。“金林峡、兴凤峡、四十里峡”三峡风光,格外诱人。旺子沟溶洞,千姿百态,栩栩如生。迎宾石、将军石、蛇退壳、鬼推磨、望乡台等景点曲径通幽,让人流连忘返。飞瀑流泉。公园有田峪、九峪、耿峪三条主河,源于秦岭,流入渭水,水质清洌甘美,是向西安市民供水的水源之 一。飞瀑、湍流、碧潭颇为壮观,淙淙溪流蜿蜓曲折,清澈见底。闻仙沟“拐李”18瀑,曲径绵延,似一幅水墨画卷,野牛河瀑布,似玉柱连天,飞流直下。阴司潭、龙王潭深不可探 。高山湖泊的仰天池、首阳天池,碧波荡漾,龙瑞泉、洞宾泉、化女泉、热则热,凉则凉,青流终年不断。特别是 龙瑞泉,1992年12月钻探成功,高温自流,水质优良,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功能。

折叠任法融

楼观台道长任法融楼观台道长任法融原籍甘肃天水县,生于公元1936年。家中世代务农,家境贫寒,幼年丧父,弟兄3人,任法融为最小者。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,颇精儒学,以教学为生,其父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,亦通读儒家四书,并常阅读佛、道教经典书籍。1943年任法融7岁时入乡塾读书,1950年14岁时因家庭生计困难而废学,在家习农事并从其慈母课读儒家四书,身体渐成长,文化涵养亦渐增长

1955年冬,年已19 岁的任法融到陕西陇县道教宫观“龙门洞”游览,见这里山清水秀,环境幽美,又听说元代的著名道士丘处机(长春)曾在这里修炼得道,心颇慕之,因而在山中盘桓数日。当时龙门洞常住有廿多位道士,任法融见他们个个朴素善良,勤于道家修炼,便请得该观监院同意留居,每日随道众干农活,闲暇时便借阅道书。渐读便渐对道教产生信念,与道教结下不解之缘。尔后,正式入道,拜全真龙门正宗廿八代玄裔王嗣林道长为师,随师学道。王嗣林道长擅长斋醮法事经韵,精通道教科仪,任法融虽从师学经韵,但却不愿终生作经忏道士。他认为,经韵是诵经的表达仪式,只是阐道宣传的外表形式,而道教的精神实质,一是修真体道延年益寿,二是穷宇宙造化之源,明万类消长之理,既有哲理性,又有实用性,不但对己身有益,而且对人类幸福、社会稳定、天下太平都有积极作用。因此,他虽习经韵但不重经韵,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读道书、研道意。从1955年至1958年(1958年曾参加全国民主青年代表会议,为陕西省青年代表)这3年中,他利用农作之暇,细读《道德》《南华》《四品》《阴符》《素书》等道教经书,自感获益不浅。

1957年冬,任法融拜别师父,离开陇县龙门洞,到陕西周至县楼观台道院挂单。当时楼观台总理为梁宗和道长,颇谙儒、道经籍,赞扬任法融读了不少书,但还必须精读儒家五经,以打好治学的基础。于是任法融认梁宗和道长为师,在梁道长指导下,认真学习了《左传》《尚书》《易经》。在习儒学6年之后,任法融觉得儒学虽然渊博,但道教徒还是对博大宏深的《道德经》感到亲切。从1964年至1966年,任法融认真阅读《道藏精华录》中所载60余家高人对《道德经》的注释,这使他大为开阔了知识的视野,深化了对《道德》的理解。

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,楼观台道教徒受冲击,大部分殿堂、园林被文管、园林部门占住,大部分道教徒被遣散。任法融时年31岁,仍坚持在楼观台,与道众垦荒种地谋生。在十年浩劫中,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,处境十分危险,但任法融处险不惊,遇难不悲,心胸豁达,信仰虔诚,一直没有放弃对《道德经》的研究;通过十年浩劫,他更领略了世事之艰苦,人生之困苦,从而更深地豁然彻悟《道德》的深玄妙理。于是他下定决心,要用道教义理重新注释《道德经》。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党和政府拨乱反正,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,陕西楼观台又重归道教自己管理。1980年,任法融担负起了募筹资金,招工维修楼观台的责任。在尔后的5年中,他工作十分繁忙,但他依然利用间暇之时,注释《道德经》。相传楼观台为道教圣地,老子曾在此讲授《道德经》。楼观台古遗有石刻《道德经》,称之为“楼正本”,是此书的一种著名版本。任法融道长便是以此为底本,从事注释

5年间,注写三遍,约40万字,1986年又刻意求精,重新改写,1987年冬脱稿,篇幅10万字,1988年由陕西三秦出版社发行。据该书“内容提要”介绍说:“任法融道长用数千年来道家真传的正统观点注释了‘楼正本’《道德经》。”“笔者用无极图和太极图从纵横两个方面、微观宏观两个领域对《道德经》的基本思想作了高度的概括,对老子的自然观、人生观、社会观(尤其是宇宙论、养生论和政治论)之玄理奥义作了深入浅出、与众不同的解释。”此书的特色,就在于作者是一位虔诚的全真派教徒,他用道教义理及虔诚信仰的情感来注释《道德经》。欲知道教徒如何看待和理解《道德经》,就请看此注释本。任法融喜读道书,且勤于著述,至今已完成4种。一为《道德经释义》,10万字,1988年三秦出版社出版;二为《太上老君养生十四字诀》,2万字,1986年《中国道教》创刊号发表;三为《黄帝阴符经·黄石公素书释义》,10万字,已出版;四为《周易参同契释义》,10万字,已出版。任法融还与中国风水协会主席陈帅佛交往很深.也是李兆基.李家城的顾问.任法融不仅是一位道教界的学者,而且是一位干练的道观监院,自从1984年被楼观台道众推选为监院后,每天忙于管理宫观事务、进行正常宗教活动、依法与占住宫观殿堂房舍的部门交涉落实政策,培养新入道的年轻道教徒,带领道众从事农业生产以谋自养,接待港澳台楼观台公园及国际著名人士来访等等,诸事纷繁,心力均劳。任法融道长任劳任怨,全力以赴,办事胸有成竹,井井有条,不几年便使古楼观恢复了原来的风貌,成为道教宫观中道风蔚然的楷模。由于他一贯爱国爱教,信仰虔诚,作风朴素,办事干练,而且是当今道教界中少有的学者之一,故而他在周至县、陕西省乃至全国道教界中享有良好声誉,受到道教界人士的拥戴,1985年被选拔为周至县政协常委员;1986年被推选为第四届中国道协常务理事,同年陕西省道教协会成立被推选为会长;1988年任陕西省政协常委,1990年被选为周至县政协副主席;1992年3月,中国道协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,被推选为中国道协常务理事,并任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。

2005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。

第八届,第九届,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;第十届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。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。

折叠编辑本段历史文化

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建设全面启动。楼观台图册(8张)

在《道德经》诞生2500年后,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蓝图在眼前徐徐展开,突然发现,这颗中华文化珍宝,被遮蔽的光芒已等待太久……

站在人类终极梦想的高度,站在现代化科技发展之肩,五千言的《道德经》为我们推演出万千智慧与万物之善。曲江誓将这大象无形之“道”用文化与创意展现于世间,让“道”与时俱进地焕发新的光彩。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《关中-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》,挖掘楼观道文化旅游资源,整合秦岭北麓珍稀的动植物资源,经西安市委、市政府决定,启动建设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。 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总体规划面积为29.38平方公里,由西安曲江新区与周至县政府合作开发。道文化展示区将以高起点规划,大气魄谋篇,对楼观道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、有效整合、深度开发、集约经营。 蓝图中,我们看到了对文化遗存与自然生态高度理解与热爱之后的珍视;看到了对道文化的发展及惠泽于民的推动;更发现了太多超乎想象的惊喜,而这些惊喜已化成对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终极期待。

折叠编辑本段人文景观

折叠说经台

即相传老子为尹喜授说《道德经》的地方。主要殿堂有老子祠、斗姥殿、救苦殿、灵官殿、太白殿、四圣殿、藏经楼等。进出门即是老子祠,老子在大殿中央正襟危坐,目光深邃。说经台保存古碑碣石可甚多,有唐欧阳询撰书《大唐宗圣观记碑》、宋米芾行书《天下第一山》、苏东坡行书《游楼观台题字》、元赵孟 隶书《上善池》石碑等,都有很高的价值。

折叠炼丹炉遗址

当年老子的炼丹炉遗址在炼丹峰上,一片突兀孑立的山峦中。此炉是用砖砌长的方形石楼观台楼观台室,室顶呈八棱形,象征着八卦。历尽沧桑的青石雕像已残破不全,传说老子当年就在此炼丹修道,现在仍然吸引了不少人祭拜。站在峰顶放眼望去,一马平川的关中道上,阡陌纵横。

折叠响石

“女娲炼石曾补天,留下一块赠老聃。玉炉烧炼延年药,响壁碾出益寿丸。”

在楼观台气势雄伟,八卦悬顶,雕梁画栋的老君殿后院中间,放着一台八角形的石碾盘,看起来并没有特别的地方,可是不时招来很多的游客,把它围的水泻不通,不时地传来喷喷不休的赞美声。

说也奇怪,游人只要用手轻轻一拍,就会发出响声,音城宽广,悠扬动听,声波久久不能消失,比有些金属的乐器声音还亮,此石能发出这样的响声,的确是件怪事,难怪它这样吸引游客

折叠化女泉

由说经台西行1公里,有二眼古泉。直径60厘米,深2米,四季不竭,清澈甘洌,爽人沁脾,当地人视此泉为神泉,常来汲水治病。泉边道院始建于元太宗丙申年(公元1236年),今尚存清建老子享殿三楹。

相传,太上老君疑弟子徐甲俗念未了,道心不纯,在此拔吉祥草化美女以试,徐甲果然动情。老君见状,怒捣仙杖训诫。仙杖点出,有泉涌出。随后徐甲悔悟皈依。泉名“化女”,由此而来。

折叠大秦寺

大秦寺始建于公元650年,时称景教寺,公元745年该,改名大秦寺。唐贞观年间,大秦国(古东罗马帝国)景教(基督教早期派别)经波斯(今伊朗)传入中国,受到了初唐五位皇帝的礼遇和保护,经唐王诏准,先后在长安城以及周至等地修建景教寺院,在周至修建的即为大秦寺。公元845年,唐武宗下诏废除异教,景教也被禁止。大秦寺后被佛教徒占用,明、清时禅房如林,佛事繁盛。1622年,大秦寺出土了《大秦景教寺流行中国记》碑,碑文记述了景教传入中国的始末及教义,被珍藏于西安碑林。现在大秦寺存有一座8层高的唐代古塔,建于公元781年,塔身正八角形,由于年代久远,塔身已经微微倾斜

折叠百竹园

对于不信道教的人来说,楼观台最吸引人的就是竹子,这里是北方竹类品种最多、纬度最高、面积最大的竹林,竹子郁郁葱葱,阳光照得竹林外面闪闪发亮,然而走进去却是不见天日,茂密的竹叶将阳光几乎全部遮住,砖路长起了青苔,远处有林中小鸟婉转的蹄声,意境深远,正是悟道修真的好地方。

折叠系牛柏

宗圣宫遗址偏东,有一株很古老的柏树,名叫“系牛柏”,据《古楼观台志》记载,老子入关。驾车之牛,曾系在此树上。若事迹属实,则历时将近三千年。此树至今犹为苍劲,也是一个奇迹。又据记载,元朝至元戊寅(公元1278年),皇子安西王特遣人琢石牛,置于树下,以显示当年的遗迹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